【来源:新亚集团】
在造纸六厂的生产车间里,总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在机器之间,时而俯身查看纸张质量,时而与员工交流操作细节。他就是54岁的卫生纸车间主任赵继仓,一位在造纸行业深耕23年的“老兵”,用责任与智慧,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让一度滞销的卫生纸产品重焕生机。
赵继仓的造纸生涯始于2002年,从造纸五厂的纸机操作工到造纸六厂的完成工段车间主任,再到2022年7月接过卫生纸车间的“接力棒”,岗位在变,但他身上那股踏实肯干、钻研不止的劲头从未改变。同事们都说:“赵主任对工作较真得很,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跟着他干,心里踏实。”
这份“踏实”,在2024年上半年卫生纸严重滞销的困境中,成为了卫生纸车间上下的“定心丸”。当时,车间生产的卫生纸严重滞销,仓库里堆积的产品让所有人都揪紧了心。“产品卖不出去,卫生纸车间就要停产难以为继,那时候真是急得睡不着觉。”赵继仓回忆道。
危急时刻,他没有等靠要,在六厂厂长冯君君的授意下,他和营销中心业务员一头扎进了市场。“客户反映掉粉掉渣,而且卫生纸一湿就烂,根本达不到日常使用需求。”连续多日的走访调研,赵继仓摸清了症结所在。回到厂里,他立刻向厂领导汇报情况,在厂领导和工艺员的协助下,他想到了向专业化工厂家求助。
“当时听说添加湿强剂能改善纸张的湿水性能,但具体怎么加、加多少,我们心里没底。”赵继仓没有退缩,一次次与化工厂家沟通,软磨硬泡争取到了少量免费试用的湿强剂。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和工艺员张江燕反复调试,记录数据。他总说‘早一天调好,卫生纸车间就早一天脱困’。”车间里经常看见他们一点点摸索湿强剂的最佳用量,每一次微小的改进都能让他兴奋不已。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卫生纸的工艺指标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掉粉掉渣现象彻底解决,可湿水性大幅提升,产品拿到市场上,客户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曾经堆积如山的库存逐渐清空,订单电话接踵而至,六厂的卫生纸不仅摆脱了滞销困境,更凭借过硬的质量打开了新的销售局面。
“能救活这个产品,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集团和厂部领导支持、团队齐心的结果。”面对大家的称赞,赵继仓总是这样说。在车间里,他从不摆“主任”的架子,员工遇到技术难题,他手把手教;生产任务紧时,他带头加班加点;谁家里有困难,他主动帮忙协调。在他的带领下,卫生纸车间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氛围,这股合力,也成了攻克难关的关键。
如今,看着流水线上源源不断产出的优质卫生纸,赵继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位从七里营镇毛滩村走出来的“老造纸人”,用23年的坚守诠释着责任,用危难之际的担当书写着初心。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企业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怀,更看到了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