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茂源

客服电话:010-67896589

总访问量:14436325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中国造纸学会赴四川省夹江县调研手工纸产业和传承现状

   2025-05-10 中国造纸学会1730
导读

中国造纸学会赴四川省夹江县调研手工纸产业和传承现状手工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直接传承形式,始终活跃在书画艺术、文物保护、纸艺文创、个性装潢、科普教育等领域,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弘扬非

中国造纸学会

赴四川省夹江县调研手工纸产业和传承现状

手工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直接传承形式,始终活跃在书画艺术、文物保护、纸艺文创、个性装潢、科普教育等领域,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中国造纸学会手工纸与造纸史专业委员会始终致力于手工纸技艺传承的发展,努力汇聚造纸、文保、文旅、文创以及媒体的相关资源,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助力手工纸创新发展和赓续传承。为逐步落实中国科协十大代表2024年中国造纸学会调研课题《手工纸行业与技艺传承现状及发展建议》具体事项,中国造纸学会手工纸与造纸史专业委员会将会同行业专家和学者到相关基地现场调研,并与地方政府、相关机构、企业和技艺传承人进行互动交流,聚焦发展热点难点,探讨产业未来发展,助力文化传承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本次受四川青衣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大千纸业的邀请,手工纸与造纸史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发展状况调研交流作为规划实施系列活动之一。

四川省夹江县是我国重要的手工纸产区,拥有上千年制纸历史,有着中国书画纸之乡的美誉。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有“淡画不灰、淡泼浓、浓泼淡、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的美誉,深受书画界和大众喜爱,于2006年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夹江县秉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坚持“三纸”融合发展,深化乡村文化产业赋能。夹江县将推进研学旅游全域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大千书画纸文化产业园、夹江年画非遗体验中心、杨湾书画纸生产加工二期等文旅重点项目,持续培育壮大“文家乐”民宿集群,推进纸文化、纸产业、纸旅游“三纸”深度融合。

2025年4月23-24日,中国造纸学会手工纸与造纸史专业委员会邀请中国科技大学汤书昆教授、华南理工大学何北海教授、广东轻工职业大学林润惠教授、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刘一山教授等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组前往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开展实地调研,期间,调研组和四川青衣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一起参观了夹江纸博物馆、大千故里研学基地和状元纸坊,深入了解了夹江手工纸的历史渊源、工艺流程、产品展示、研学开展以及发展现状等。

在夹江纸博物馆,目前该馆为临时展示场所(新馆在建设),以图文展陈和实物模型形式系统介绍了夹江手工纸的制作流程和发展历史。调研组详细了解夹江古法造纸的发展历程、传统工艺和地域特色,对夹江文保部门多年来弘扬非遗技艺、保存文化记忆的努力和取得成果给予肯定。

在大千故里研学基地,调研组实地观看和体验了手工纸匠人现场制作过程,深入了解从竹料处理、打浆、抄纸到晾晒、压光等核心环节。在观摩过程中,针对部分环节劳动强度极大,长期从事易对工匠的身体健康造成负担,尤其是在反复弯腰、搬运重物等工序中更为明显的问题,调研组建议,在坚守传统造纸核心工艺的基础上,可科学引入部分自动化或现代化工具,适度替代纯手工操作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环节,例如在打浆、压水、晾晒等阶段使用符合古法要求的简易机械或辅助装置,以减轻工人劳动负担,延长技艺传承人的从业年限,为手工纸生产注入可持续动力。

在状元纸坊的调研中,调研组深入了解企业当前的原料采购、工艺执行、成纸品质等方面情况。据介绍,目前夹江古法手工纸出品稳定性仍有待提升,行业尚未建立统一标准,从业人员缺乏系统规范与质量体系的技术指导。

调研中,大千故里研学基地和状元纸坊都在积极开展研学活动,并在传承文化和旅游经济融合发展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初步探索出一条研学旅游全域产业化发展新路。

调研组在参观调研之后,与夹江县文旅局、四川青衣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夹江纸业协会、大千纸业、大千故里研学基地、状元纸坊等相关负责人就“传承非遗技艺、聚焦技术革新”话题一起进行广泛交流座谈。

夹江纸业协会邓玉彬常务副会长详细介绍了夹江手工纸的发展现状,包括行业老龄化严重,生产工坊锐减;竹林减少,特别是张大千当时使用的白夹竹在当时几乎绝迹,成本攀升;技艺传承人稀缺;品牌较弱,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应积极推动夹江古法手工纸行业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拓宽品牌建设,树高档品牌;鼓励进校园,产学研融合,助力产业链建设。

四川青衣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李正谚总经理和黄毅副总经理分别介绍了青衣文旅公司收购大千纸业,以及围绕打造全产业链做好一张纸的规划建设情况。公司将肩负地方政府规划发展“三纸”目标的使命,致力于做大做强“大千纸”品牌,推动夹江纸产业蓬勃发展,唱响“大千纸、夹江造!”口号,擦亮“千年纸乡”的名片。

中国造纸学会曹春昱理事长发言强调,夹江“大千纸”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张大千先生曾亲自参与大千纸的试用与研发,这是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的艺术家参与纸张开发实例,极具文化价值和传播意义。应深入挖掘并讲好“大千纸”背后的故事,守正创新,拓展应用场景,打造具有文化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的非遗品牌。

汤书昆教授着重说明手工纸原料选择和配方以及国资平台介入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浙江开化、江西铅山等地方发展手工纸的实践经验;同时应对线上体系旺盛下中间商面临诸多困境给予关切和帮助。

何北海教授讲述蔡伦发明造纸术的重大意义,提出要兼顾造纸情怀和可持续发展讲好夹江古法造纸故事和打造“大千纸”品牌(地理标志)以及建立中心实验室的重要性。

林润惠教授就原料试验、技术研究、工艺创新、产品多样化、纸文化传播方式以及产业链融合等内容进行了经验分享,并建议适时建设非遗学院,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独特的文化遗产。

参会人员还就目前夹江纸业志编纂情况、工艺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纸品分级标准制定以及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建设性交流。要大力培养和提升从业人员行业知识,用知识滋养产业,助力夹江“三纸”融合发展。

夹江手工纸行业尽管面临原材料、技艺、市场等多重挑战,但有地方政府的坚定支持和青衣集团的深度参与,已在传承古法造纸、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展现出坚强的地方自信与创新精神。未来,应坚持“固本创新、标准引领、文化赋能”的发展理念,推动夹江古法手工竹纸实现高质量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造纸学会将持续关注夹江古法手工纸的保护与发展,支持其在标准建设、技术提升与品牌传播等方面持续探索,推动夹江“大千纸”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原标题:《中国造纸学会赴四川省夹江县调研手工纸产业和传承现状》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dmy369.com/news/show.php?itemid=155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德茂源 京ICP备2024067853号-1    010-67896589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平台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